文化要闻 Top News

“让文物活起来”—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文化新动能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8-08-10

      

      党的十九大以来,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“新时代”。中国正在告别追赶型经济、粗放式发展的模式,转向以文化创新、科技创新为原动力的发展新方式。



      其中,随着习近平总书记“让文物活起来”重要指示的逐步落实,中华文物这座全世界最大的文化金矿正在被激活、释放出源源不断的“核”动力,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、推动“中国梦”的早日实现。


一、“让文物活起来”的重大意义


    文物是文明的载体。通过科技金融和各种创新手段“活起来”,不仅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华文明在历史中生长的脉络和痕迹,更能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树立起民族文化自信、找寻到通向未来的路径,同时能释放文物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,丰富人民精神生活;让文物活起来”还能够为世界各国提供文物保护和文化创新的“中国经验”,讲好中国故事、传播中国声音、提升中国软实力。


   

     1、形成“文化创新+科技创新”双轮驱动的创新体系。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从文化、科技两个方面着力,持续增强中国的硬实力、软实力,实现又好又快发展。相对于科技创新而言,由于有着5000多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和文物财富积累,以“让文物活起来”为着力点的文化创新更加容易实现,也更加容易吸引各种人群参与(在解决文物的真伪等关键问题之后)。


    2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。民间有着海量的文物沉淀,其价值规模难以估算,通过科技、金融产业化等手段激活文物资源,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。推动“文物经济”发展,势必创造出大量的财富和就业机会,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,同时提升我国互联网+、人工智能、VR、AR、3D打印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传统行业的盈利水平,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。促进文物艺术品的流通,还将进一步拓宽国库税收来源,大量吸收、消化因房地产市场放缓而滞留的金融资产,消解因货币超发引发的通货膨胀风险。



    3、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社会进步。数以亿万计的文物,是祖先留存给我们的文明信使,从一件件文物身上,可以观察、触摸、研究、体认,从而感知古代中国人以及创造者的温度和态度,解读多个维度的信息,重建一部基于物质遗存的中华文明史,并进而建立起我们自身的文化自信;将文物承载的厚重文化通过最现代、最流行的艺术方式传达出去,让信息技术成为文明传播的先锋,也显示出历史之远与现实之近,咫尺天涯的微妙之美。


    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再了解、再认知和对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渊源的再度深入追溯,对今天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当现代社会人类面临着人与人、人与自然、人与自我内心及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时,会引起人类生态、社会、道德、精神和价值的危机,我们在解决这些冲突和危机时,很难从西方文化中找到答案,只能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中探求。


    4、创造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的新局面。“让文物活起来”可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,推动文化产业、文创产业、文旅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,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文化进学校、进社区,增强传统文化魅力;还可以更加广泛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,有利于创新文物保护工作机制,更好地保护、开发文物资源。


     5、讲好中国故事、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。文物是全中华儿女共同的遗产,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资格享受“让文物活起来”的历史性机遇,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“让文物活起来”的天然禀赋。“让文物活起来”将对港澳台同胞、特别是年轻一代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,为祖国统一创造更好的条件;“让文物活起来”还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中国声音,提升国际形象;“让文物活起来”过程中必将产生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西方文化、外来艺术的融合、碰撞,促发中华文化再创历史新高峰。


二、产业化是“让文物活起来”的必经之路


    自宋代以来,我国历史上有过五次收藏热:第一次是北宋时期;第二次是晚明时期;第三次是大家熟知的康乾盛世;第四次是晚清到民国初期;第五次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直到现在。五次收藏热大多是少数人的自娱自乐,凭眼力“捡漏”或“打眼”成为主流,没有形成产业。


     在“文物+科技+金融”的时代,为文物服务业、文物衍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,也只有通过产业化才能真正实现“让文物活起来”。文物服务业包括科技鉴定、经验鉴定、等级评定、价值评估、展览展示、学术研究、学术出版、教育培训、保护修复、安保保险、可追溯系统、品牌等直接服务和增值服务;文物衍生产业包括交易、租赁、易货、文物衍生品、文物区块链、文物人工智能、文物大数据、VR/AR/3D、博物馆、特色小镇、艺术品金融等,可以大大增强文物的流动性。


     产业化让过去只有少数人才可以玩的文物收藏成为历史,成为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可以参与共享的领域,成为中产阶级和富裕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,引发全民收藏时代(第六次收藏热)的真正到来。



三、“让文物活起来”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、创新文物保护理念


    传统的文物保护理论、方法和体制机制显然已无法适应“让文物活起来”的新形势、新任务的要求,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、改革创新、攻坚克难。


    1.三十多年来,大量的出土文物或流失海外或流入民间(其中不乏珍贵文物、国宝重器),其中的绝大部分在市场上已多次转手,无法找到破案线索,这已是不争的事实。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应该由防止盗墓、打击文物走私为主转向继续严厉打击各项文物犯罪。同时创新工作方法,做好已出土文物的保护、开发和利用工作。

    2.随着信息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,文物信息资源日益成为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加紧研究流失海外文物的文物信息开发权与文物所有权分离制度,并且在文物保护有关国家公约、国际法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争取主导地位、争夺道义制高点和话语权。


    3.应尽快改变博物馆建设和运营、文物保护工作由财政资金大包大揽、效果却差强人意的尴尬局面。要主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博物馆建设和运营,调动其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。


     4.人才是立国之本。三十多年来,民间收藏家群体在实践中诞生了大量的专业人才,应建立选拔、使用民间人才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,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。


四、对策建议


     “让文物活起来”需要政府、企业、社会的协调一致、共同努力。当务之急,需要中央政府从法律和政策层面加以推动,破除制约文物“活”起来的体制机制障碍,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参与的积极性。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:


      1.重新修订《文物保护法》,建立与“让文物活起来”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文物保护管理体制。最关键的一是在加大文物违法犯罪(盗墓、走私、毁损等)惩处力度的同时,对于已出土几十年甚至上百年、根本无从追究来源的出土文物实施有条件的“大赦”制度,给与其合法身份;二是树立“藏宝于民、保护性开发”等文物保护的新理念,制定实实在在的政策,鼓励民间文物的收藏、研究和开发利用。


      2.制定《关于进一步推动文物保护事业和文物服务业改革发展的意见》,尽快出台鼓励文物服务业、多样性博物馆等方面发展的扶持政策;推动对外开放文物服务业,引进海外资金、技术和管理经验。




    

      3.由科技部牵头,集中国家队伍力量,组织集体攻关,攻克文物鉴定、修复、人工智能等文物科技技术难点。


       4.建立人才培养体系。整合现有大专院校相关学科力量。扩大招生规模、提高教育质量,加快培养一大批文物产业人才。


       5.由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牵头、国家文物局配合,尽快建立文物鉴定、鉴证备案、等级评定、价格评定标准,为文物服务业、文物衍生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  

      6.由国家文物局牵头,建立国家“民间文物数据库”,推动国家研究机构、博物馆、大学的文物科技检测设备和文物数据库面向社会开放,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。




      7.抢占文物国际法的话语权。争取建立海外流失文物的“所有权和开发权”分离制度,海外流失文物的开发权应该归原属国所有。


       8.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“文物经济”试点。例如在上海、深圳等大城市开展文物服务业“负面清单制度”;在安徽黄山等传统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探索建立“文物-非遗-文创-旅游-特色小镇”产业链,通过非遗开发、文化体验旅游等途径“让文物活起来”;在河南、陕西、山西等文物大省建立文物保护开发利用试点等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文摘自《艺术品鉴证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2018年第三期  文/唐晓军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图摘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



微信二维码  
地址:无锡市梁溪区吉祥大厦6楼 电话:0510-85112050
Copyright©无锡三槐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《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》编号:苏B2-20201445 苏ICP备16062224号-1